《梦溪之境》——文学社刊(2019年第一期)
发布日期:2019-05-05 09:55:07   作者:立达中学   

@我身边最高的人  @矮小的我   @十四岁最好的我们

 

2019上半学年第一期

总编辑:孙文妍 本期特邀活动策划:钟正德

 

卷首语

柳绿间的那抹桃红

  每站在窗前,望向楼下绿地的那几棵桃树,心情畅然。它从春的繁花似锦到夏的深情款款,从秋的硕果满枝到冬的枯叶飘零,好像走了一个世纪的轮回。

  四月的南方已是春满暖阳下,不经意间,昨儿还是星星点点的韵红,今儿却是艳霞满天。心中揣着小兴奋,信步到树前,忽然想起老师写的:揽过一枝,轻轻弯下,深嗅一抹芬芳。我却写:揽过一枝,轻轻弯下,却偏爱深嗅那一抹幽香。你说,我是不是在跟老师拧着劲  呐?思来想去,还是老师的文笔锋锐。

  身旁的柳树在微风的带动下,不时用纤细的枝儿轻抚怡静中的桃花,花儿好像娇羞的新娘,浅低头,轻吟唱,惹得赏花人自醉。你看,它们花团锦簇开的好生欢喜,它们在低声窃窃私语,脸上不时润开了桃红。

  轻嗅花香,满脸陶醉。喜欢看它在春风中妩媚多姿;喜欢看它在春雨中娇艳欲滴,无论是哪一种姿态、风情都让人留恋。真想让时空倒转,化成枝头的花儿,沐浴在春光里,享受大自然的广博。不小心,碰掉了几朵花瓣飘洒于地,心中不禁黯然。正所谓: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这么伤感的词我不太喜欢,我最喜欢《诗经.周南.桃夭》中的那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我想看看十里桃花是什么模样?那样的风景,也只能在脑中串起画面来慰藉自己。柳绿间的那抹桃红呦!古往今来,你成为多少文人墨客笔下的那抹阑珊、那抹卷浓……

 
 

 

 

 

 

 

 

 

 

 

 

 

 

 

 

 

 

 

 

 

 

 

 

 

 

 

 

 

 


 

 

佳作欣赏

爱多肉的我

预备(1)班 黄慕恩

前段时间,一种拥有萌萌的外表的植物迅速登上植物热搜榜的第一位,那就是多肉植物。确实,第一次“确认过眼神”后,它就融化了我的心。在我的百般央求之下,妈妈总算投降,给我买来了三株多肉。两年的时间里,家里的阳台渐渐被“多肉人”占领,我也逐渐变成了一个“多肉迷”。

多肉百晓生的我

两年来的养殖经验让我收获到了很多的知识。每次接触到新的多肉时,我总会先查找相关信息,然后悉心抚养。墙角的“魅影”,是一种罕见喜水的多肉,基本每周我都要为它舀上一勺水;一旁的“绿兔”,可谓现实版的“林妹妹”,傲娇到“前无古植,后无来者”,因为它,我每日清晨都会查好天气预报,再决定把她放哪里晒,晒多长时间,遇到降温,我还要趁早把她“迎”回来;“斯罗叶”最好养,风吹雨打都不怕,不加照顾仍长势喜人;“红粉佳人”爱阳光,只有多晒太阳才会有“红粉”之色……我的知识量越来越丰富,在班级里也小有名气,于是,就有了下面一段经历。

多肉神医的我

“唉,小黄,听说你可是多肉百晓生,那你能治治我家的这一株吗?”一日,我的闺蜜小丽跑过来满脸焦虑地对我说。“好啊!”于是第二天放学,我手上就多了一盆“病入膏肓”的多肉。上了“度娘”后,我了解到这是一颗较为名贵的“生石花”,很难养活。看着这颗已经萎缩成一团的小可怜,我下定决心当一名神医治好它。

之后的每一天,我一放学就直冲阳台去探望它。每天晚上,我一定会把它早早地收入屋内,在灯下仔细观察它的成长情况。在初步诊断它的病情为“极度缺水”后,我还询问了主人,回答是:“不是说多肉不用浇水吗?我都三个月没浇过水了!”我无话可说,只好更用心地照顾它。不到一个月,那小家伙就痊愈如初了,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与以前“判若两植”。 从此,我“神医下凡”的美名就在班里广为流传开来。

两年以来,原来并不擅长园艺的我逐渐变成了深爱多肉的达人。养多肉的经验带给了我各种知识以及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在汗水背后,看着那一盆盆茁壮的多肉们,内心又是一种怎样的喜悦啊!

 

 

 

 

 

 

 

 

 

 

矮小的我

预备(4)班 归奕辰

我个头很矮,从小到大一直都很矮,属于那种在同龄人堆里都看不见的人,我为此有点担心。

在幼儿园时,身高差并不是这么明显,我和同学相处融洽:我们一起玩、一起学、还一起吃饭。

上了小学,同学们都在快速长高,而我依旧在缓慢地长啊长。慢慢地,我跟同学已经差了一个头。他们下课时不时来跟我比比身高,还说:“哇,你好矮呀,才到我下巴。”放学时,有的家长会指指点点、窃窃私语。

个头矮有很多缺点:图书角最高的一层书够不着,要让高个同学帮忙取;体育室里的球框正好到我肩,底下的球我够不到,还得爬进框里拿一个再爬出来;就连学校的直饮水台也像在欺负我,踮起脚尖,伸长脖子也够不着从水龙头里流出的水柱。

我开始变得自卑。我觉得我是个异类,同年级没有比我再矮的了。我羡慕别人那么高,而我那么矮。我常常在独自一人时哭泣,为了长高,打针、吃药都试过,但依旧没什么进展。爸爸妈妈也为我担忧,妈妈讲世界上最高的树种是长在澳大利亚的杏仁桉,最高达一百五十六米,相当于五十层楼那么高,最矮的树种是生长在高山冻土带的矮柳,身高仅三厘米,一高一矮相差一万五千倍,可这两者都是造物主的恩赐,正是各种不同的植物造就了大自然的千姿百态……我似懂非懂。

进入初中,读的书多了,我慢慢不再妄自菲薄,还渐渐发现矮个子不是没有优点的。我虽然矮,但我热情高。同学有困难,我一定会出手相助;遇到难题,我会和同学一起思考解决;下课时,也热情帮老师发本子。

我虽然矮,但我嗓门大。体育课时我整队,连在操场对面的男生都嫌“太吵了”;管理班级时,我总能用大嗓门让班级安静下来;放学时的那声“老师再见”让保安叔叔惊讶不已:“这小家伙嗓门可不小。”

我虽然矮,但是我热爱体育,尤其喜爱足球,被同学们选为体育委员。在校园足球赛期间,我作为我班的“女教练”教男同学们足球技巧。男同学并没有因为我矮而认为我不会踢球,甚至还叫我“老师”。

虽然现在我依然很矮,虽然还有家长对我指指点点,但我不在意。我会堂堂正正地站在人生道路上,用坚定的目光看向未来!

 

我身边最高的人

初二(2)班 齐一舟

自小学起,就常常能听到老师说这样的话:“哎,你看六班那个排最后的男孩子,长得真高!”每天早上做早操体转运动时,总能瞄到一个鹤立鸡群的脑袋。小学里他总是不断地创造新高度,俯视所有的老师和同学,那时候他给自己取的微信名便是某高人。到了初中,这位高人成了我的同班同学,成为了我身边的珠穆朗玛。

高人的学识很高。他高海拔的脑袋里装满了关于计算机、生物、宇宙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他有一本笔记本,里面画着许多插图,插图边上标注着密密麻麻的专业名词。生物课上他时不时就会从嘴里蹦出些高新名词,附带精准详细的解释,他说起“噬菌体”来滔滔不绝,感觉就像个医生,每天都在跟踪这一领域的最新发展。科学课上他时不时冒出高深的科学规律,然后又乐此不疲地与同桌分享背后的科学故事。在计算机方面,他更是技巧高超,我一直在想,他的高远志向会不会就是长大后当个黑客。

高人的品格也很高。他是我们班数一数二的热心人。前几天学校举行跳长绳比赛。同学们都认真训练。我是第二组负责甩绳的,第二组里面本就不是全班跳得最好的同学。一开始自然也是跳得磕磕碰碰。有的起跳位置近了,被绳子打到了身体,有的看到绳子害怕,根本不敢往里冲,三分钟下来跳不了几个。高人说他的身高会给我们“添麻烦”,就没有加入跳绳军团,可他自始至终站在边上,为我们加油鼓劲。“咚”的一声,一个同学摔了一个大跟头,原来绳子跳过去了,但出来的时候,却跑反了方向,结果被迎面而来的长绳绊住了脚。高人一个健步冲上前扶起他,“不要看绳子跳,看着会慌,要听声音跳,听着绳子落地发出的节奏,往前面冲!紧接着,他一会儿提醒我甩绳的技巧,一会又大声地帮大家数节拍,俨然是一个称职的现场教练。果然,在高人的指点下我们进步飞快,到了比赛前夕,已经能够一个不差地连起来了。不仅如此,听说他还曾扶起过骑自行车摔倒的老人,要知道现在有多少人害怕遇上碰瓷,可他居然毫不在意。个头高的人,手也长,他总是会主动便伸出臂膀,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我们班这位最高的同学,身高高,学识高,品格高。当真是大家心目的高人!

 

我们班最可敬的人

初二(2)班 陈瑞平

       一天的学习结束了,手表上显示着5:05的字样。我把最后一沓课本塞进满满当当的书包,拉上拉链,背上沉甸甸的书包,顺手提走饭包,正往后门走去,劳动委员的声音却叫住了我:今天你值日生。我回过神来,望了望黑板右下角用白粉笔写的“34”,这才想起值日生的事,红着脸把书包卸了下来,取走斜靠在门背后的扫帚,漫不经心地扫起地来。扫至排尾,我一抬头,看见了刚出完的黑板报,一根根五彩的线条在黑板上优雅地流动着,一个个娟秀的字在黑板上整齐地排列着,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我心里不由地赞叹着。

  细细一回想,想起了她们每出一期黑板报,事先都要把资料和模板从网上打印下来,接着的一个礼拜,每天都会牺牲自己的时间,投入到黑板报的制作当中。她们站上椅子,踮起双脚,左手拿着纸张,右手握着粉笔头,仔细地勾勒出一笔一画。她们的手被粉笔染成了五颜六色,一根根粉笔在她们五彩的手中也仿佛有了灵性,用一幅又一幅精美的插图,把教室点缀得多了几分生机。就这样,直到某一天早晨,同学们陆陆续续地,或是走进教室,或是途经教室,哪怕只是从窗口往我们教室后墙上焕然一新的黑板报一瞥,便都会被惊艳到。每次路过同一楼层的几个班,我总是觉得我们班的黑板报最漂亮,自豪感从心底油然而生。

  然而,我们班最可敬的人只有她们吗?

  细细一回想,想起了中午经常放弃自己休息时间,参加各种活动,奔波于各种会议之间的班长和大队长;想起了每天带着班级领操,维持队伍秩序的体育委员;想起了许许多多的,每天早晨默默无闻、一丝不苟地收作业、搬作业的各科课代表……还有、还有我身后那些每天最后一个离开教室的劳动委员……甚至包括我自己,一个为大家收发各种回执和费用的生活委员。

   然而,我们班最可敬的人只有他们吗?

  细细一回想,想起了前几个礼拜举行的长绳比赛。当我们班听说长绳比赛时,似乎都不抱太大的希望,只是一笑了之,因为在我们作为理科班而参加过的所有体育赛事里,没有一次能够挺进四强,体育差仿佛已经成为了我们理科班的标签。但是在练习中,全班上下都展现出了超凡的凝聚力和默契度,互相地支持与鼓励着。在长绳与地面哒、哒的清脆的敲击声中,同学们如游鱼般在长绳间穿梭自如。在比赛中,我们也如愿获得了第四,挺进了四强,打破了魔咒。这个第四名,是我们班获得过的最好成绩,是我们全班同学争取来的,也归功于我们全班同学。

  诚然,他们才是我们班最可敬的人。

  我想起了刚才差点背着书包,溜出校门的事,着实让我十分惭愧。回头一看,劳动委员正卖力地踮着脚尖用湿抹布擦着黑板,拖出一行行水痕。

  我们班最可敬的人,不是班长,不是中队委员,而是所有为班级付出过一份力量的人。我们用自己的双手,把我们班变得像面前这块黑板报一样,井井有条、优美漂亮。

心灵驿站 

 

 

 


幸福的开关

初二(4)班 宋辞

    小时候我对能在球场上肆意挥洒汗水有一种难以描述的向往,原因不在于那样做对身体有多好,而是年幼无知的我认为那样透支全身力气,倒在地上起不来的感觉很爽。但是,由于学业繁忙,这样的机会十分来之不易。在记忆里,往往是刚刚出汗,便被父母用《紧箍咒》一般的叨叨哄下场去。

能达成我的目的机会有三种。一是在节假日的训练,二是与朋友一起去球馆,三便是在比赛中。前两种说实话颇有些无聊,只有第三种能入我的眼。可是平常这样的机会实在太少,所以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时机。终于有一次父母一起出差又加上羽毛球赛,简直是天助我也可是父母却认为最近流感盛行,现在去参加球赛容易生病,可是我是不会轻易放弃,把这辈子能用的劝说方法都试了个遍。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的软磨硬泡下啊,虽然父母动员失败,但我的哥哥却同意帮我报名,同时也对我的父母保密。在比赛的前一晚,老哥似乎想把我的手机信箱刷炸一样,把我的衣食住行,详细交代了一番,再三告诫我少出汗,当心感冒。而我满脑子都在想着明天的比赛,对老哥的态度与他对我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令本该早早睡下得我竟然失眠了,满脑子都是第二天的球赛。

    迷迷糊糊的合上眼皮,兴高采烈的睁开,直到坐上地铁我才彻底清醒。脑子里盘算着与对手拼杀的套路可是不一会思绪中却被自己整个人摊在椅子上的画面填满。到了球场,比赛一开始,拿起球拍的我就像被打开了某一个开关,开始疯狂。肆意浪费自己的体力,大冬天我只穿短袖,但身上照样暖烘烘的。而自己眼角不经意间瞟到自己教练看我的眼神从鼓励,渐渐变成关爱智障。但我在这种情况下,我就假装自己是个瞎子,看在眼里,忘在心里。

几场比赛下来,我的体力尚存,这趋势我更加肆无忌惮。现在,不光是教练,就连裁判,对手都认为我疯了。全场估计没有一个人能懂我正在享受着只有我一个人能懂得的快感。终于,在决赛,我可以感到自己身上的每一个毛孔都都在渗出汗水,额头在光线反射下像贴了一层蝉翅。终于比赛结束,拿了第三的我虽有些不甘,但自己的身体却正忙着享受这寻常难以得到的天伦之乐,如愿以偿的摊在椅子上,吹着一月的寒风。

虽然我一回家就挂好了自己的球拍球服,擦干净球鞋。但原本干净现在有些黑迹的拍柄,和直冲云霄的体温把我出卖的一干二净。原本开心的周末,现在只能忍受被窝的封印。自己全身难受到像渡劫一样。父母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数落我的机会,令我生病时耳根也不得安宁。但是一想到当时的疯狂,嘴上说着要改,内心却想再体验一会。

每个人都有自己追求的事,如果一个人把这件事看做幸福的标准。并且为了这件事,我们必须付出些什么。那又有什么不值得呢?

 

跟着梦想学击剑

预备(1)班  潘家悦

从小,我便羡慕那些电视里的女侠客,觉得她们英姿飒爽,爱憎分明,能够帮助有困难的人们。于是,幼时的我常常披着奶奶绣的红披风,配上一把木剑,与弟弟两人“华山论剑”。

渐渐地,我开始不满足于这些小儿科的游戏了,一次放学回家,我突然发现 在旁边的训练场里有一些哥哥姐姐们拿着剑,戴着头盔,我揉了揉眼睛:天哪!这不就是满足我女侠梦的希冀吗?顷刻间,我仿佛有了风火轮一般,三步并作两步,飞快地奔回了家。到家后,我连鞋也没顾着脱,直接冲进了厨房,大喊:“妈妈,妈妈,我也要练!”妈妈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明白我要练什么,再见我那上气不接下气的样子,“噗”地笑了:“练什么呀?”“练——呼,练剑。”接着,我断断续续地把训练房里大致的情景告诉了妈妈,妈妈又笑了:“那叫击剑,可是很累的,你真的要练?”我朝着妈妈猛点头……

我便成功地来到了击剑房,听教练对击剑的介绍,当我得知击剑是一项皇室运动时,我越发地喜欢上了它,也越发觉得击剑真是一项非常“侠气”的运动。虽说外表典雅,可真正的训练正如妈妈所说得那样又苦又累,每当其他人打实战时,我却只能在三个小时的时间当中苦练弓步,每一次的出击,都会使我的小腿肌肉异常酸痛,回去后的实战姿势,又必须蹲得很低,沉重的剑虽闪闪发光,却仿佛几个砝码握在手中,厚厚的衣服总是将我闷得浑身是汗……每次回去时,我常常连走路都走不稳,身上不是剑刺出的血迹,便是摔跤后的淤青,我开始坚持不住了,可心中的女侠梦却始终让我坚持走下去,仿佛要我直冲梦想成真的那一天。在一次次的和女侠梦的纠缠之后,我最终依旧选择了那个初衷。我朝着母亲点头的景象无数次的被点出。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梦想的引导下,我参加了上海市运动会开幕式,与姚明、刘翔、孙杨等百位中国健儿站在了一起,也有幸得见到了美国休斯顿火箭队的成员,心中无比骄傲。当时我听到这个消息时,心中仿佛打碎了五味杂瓶,喜,哀,激动,感慨,一瞬间涌上心头,化作一滴滴凝聚着无数感情的泪珠,夺眶而出,这泪水,有对自己坚持不懈的自豪,有对刻苦训练得到回报的该落的泪,有对如此之久的时间才能出成绩的哀伤,更有女侠梦成真的激动。从那时起,我才觉得自己是一个真正的女侠了。与此同时,我也获得了大大小小的荣誉,并且多次蝉联上海市城市联赛冠军。

人生的道路不会一路顺风,我想,击剑的道路也是如此吧?挫折和失败总是会有的。然而,是你,那个遥远,触不可及却又在磨难之后容易触及的女侠梦,引领着我的前进,让我“永不言弃”。女侠梦,就仿佛我指路的明灯,带着我通向成功。女侠梦,就好似一架导航仪,指引着我上天入地。女侠梦,就如同一把利剑,指向遥远的未来,使我无所畏惧。梦想,不正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吗?如果你不播种梦想,它又怎会生根发芽?

书画天地 


 

 

 

 

 

 

 

 

 

 

 

 

 

 

 

 

 

 

 

 

 

 

 

 

 

 

 

 

 

 

 

 

 

 

 

 

 

 

 

本页作品均为预备(1)班 朱洪坤 作

 

 

 

 

 

 

 

 

 

 

 

 

 

 

 

 

 

 

 

 

 

 

 

 

 

 

 

 

 

 

 

 

 

 

 

 

 

                                     左一左二为初二(4)班宋辞 绘

                                     左三为初二(4)班周胡闻谅 书

                                     右均为初二(3)班李立欣 书

十四岁最好的我们 

 

 

 

 


致青春

——记初二十四岁生日活动

2019322,上海市民办立达中学初二年级的同学在月湖公园迎来了人生中第一个集体生日——十四岁生日,这意味着同学们从此结束了少年时代,同学们的青春从这里起航……

钟正德

十四岁的文字,都是爱;十四岁的色彩,都是诗。

十四岁的愁伤,只有文字知道。抬起头来,依旧是那张活泼阳光的笑脸。

明天还是盲目的,就好像:

昨天,还反弹琵琶,唱破东风;今天,又打翻前世,惹尘埃四起;明朝,又将在何处挣扎,忆伤悲无限!

可是我们正年轻,我们有足够多的资本傲然立足于世间,飘洒又动情的笔墨如同我们轻盈又张狂的舞姿。

每个人都要成为行者。

闭上眼,亲人的身影蹒跚行走;

睁开眼,生人的冷漠寒冷浮现。

是否还怀念从前,

能否不挂记疼痛,

行者一路向前。

我们执着地走着,

眼前记忆中的小道,

行出城市边缘。

夕阳散发最美的光,

将行者的年华照亮,

延伸到天际,

长天一色,

我用文字记载我们的十四岁,为今后孤单艰难的路铺写热泪。

 

 

 

践行青春梦想  承担青春责任

上海市民办立达中学 副校长  陈俊

亲爱的同学们:

  在这初春的季节,我们全体初二年级同学隆重集会,举行十四岁青春仪式。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体老师祝愿即将踏入十四岁青春的同学们,健康成长,学习进步。向为同学们健康成长付出辛勤劳动的老师和家长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十四岁,是一个梦想的年龄。青春应当拥有梦想。梦想是高尚行为滋生的萌芽,人的活动如果没有梦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说:我宁可做人类中有梦想,和有完成梦想愿望的,最渺小的人,而不愿做一个伟大的,无梦想的,无愿望的人。只要有梦想,就会一直走在通往幸福的路上。因此,同学们应当从今天起,规划自己的梦想,设计实现梦想的有效路径,并用自己的无悔青春践行青春梦想,一步步走向成功之路。

  十四岁,是一个学习的年龄。青春,不仅意味着梦想,更意味着学习。青年的成熟需要努力地学习,知识经济的浪潮扑面而来,唯有努力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才能更好地成长;青年的成长需要刻苦地磨砺,自觉投身于建设祖国艰苦实践,把学到的知识与之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更快地成才;青年的成才需要积极地进取,前进的道路充满着挑战和坎坷,唯有迎难而上,才能取得成功;青年的成功更需要不断地创造,要在新的挑战和机遇面前,用创新的精神、创新的智慧去投身祖国建设的伟大事业。

  十四岁,是一个负责的年龄。意味着你们从此不再只是一个需要处处被关爱的孩子,而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青年,你们既享有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各项权利,也必须承担宪法和法律所要求的各项义务。谁的学习不艰苦,谁的责任不压肩!但这份艰苦的背后,支撑的是报效祖国的梦想,收获的是成人成才、成功成长的幸福!愿我们所有的同学都能坚守梦想,让这份幸福如期而至;让我们所有的同学都能践行梦想。

  十四岁,如旭日东升,朝气蓬勃,希望无限。让我们在心中永远珍藏这美好的时刻,满怀信心地去迎接时代赋予我们的机遇和挑战,为建设祖国、开创未来,做出无愧于青春的贡献。

  谢谢大家!

 

 

 

 

 

学长王健欣的寄语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早上好。我是立达中学2015届毕业生王健欣,现在就读于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很荣幸能在阳春三月,来和立达中学初二年级的同学们度过大家的十四岁生日。

       选择在大家中学生活的这个阶段、在一年的这个时间举行这样的仪式,我想主题也离不开“青春”这两个字。可是,青春到底是什么呢?北宋文学家苏辙欣慰地说:“油然青春意,已见出土萱”;诗人杜甫也高兴地写道:“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顾名思义,青春是满眼的绿色、满园的春意,是自然界全新生命周期的开始,也是我们人生中重要的时间节点。能在这个时刻为大家送上鼓励,我感到激动而荣幸。在此,我想送给大家一句话,这句话曾被刻在古希腊的神庙上,也曾被哲学家苏格拉底一次又一次地提及,那就是:认识你自己。

       认识自己的意识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自我意识,而自我意识在人的一生中有两次飞跃。第一次在三岁左右,牙牙学语的孩子们第一次认识到自己是一种独立于其他事物的存在,对镜子里的自己微笑、对外部世界充满好奇;第二次飞跃就是青春期,十四岁的大家可以无比细致地体会到自己内心的情感,对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和所思所想都有了大致的了解。正是通过对自己的不断认识,我们的心智才从天真转向成熟,我们才从不谙世事的儿童成长为有理想、有担当、有原则、有志向的青年。

       认识你自己,需要我们具备对日常生活的反思能力。在平时,对错误进行反思是大家比较熟悉的说法,反思错误也可以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差错,避免重蹈覆辙;然而,即便是最最平常的生活、最最熟悉的一举一动,也都值得我们反思。苏格拉底说,未经反思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孔子的学生曾子也有“一日三省吾身”的习惯。哲学家们往往是在不断的反思中对世界、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而我们每一个人,也只有通过对平常不经意间的举动进行有意识的思考,才能让生活充满意义、让自己走在进步的路上。

       如果说对日常生活的反思好比做完作业后的检查,那更进一步的反思就是在检查出错误后继续追问自己:我错在哪里、我为什么会犯错?老师常常对我们说,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大家往往觉得:道理我都懂,就是做不到,而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想要真正做到“知其所以然”,就要敢于反思、坚持反思。当我们开始追问自己为什么喜欢一本书、一部电影,为什么讨厌一个人、一个大道理,这时的我们就会更加接近真实的自己。而当我们认识到了自己的情感心理,这样的乐趣不亚于结交一个知己。

       当然,我鼓励大家认识的自己,也不仅仅是一个孤独的存在。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们每个人除了需要面对自己,也需要面对人际关系、面对外部世界。因此,认识你自己,也离不开对社会、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大学》中早就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说法,“格物致知”就是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修齐治平”就是对社会的认识,它构成了我们生活重要的基础和归宿。

       我觉得,认识我们所处的世界的最好方式,就是关注自己对世界的兴趣。当我们感觉到自己喜欢一门学科、一种职业、一段音乐、一项运动的时候,我们就会发自内心地了解它、熟悉它、钻研它。如果能更进一步,带着反思的习惯关注我们所热爱的事物,关注我们对事物的热爱之情,那这样的兴趣必然会经久不衰,成为我们与外部世界最可靠、最有意义的联系。

       这样来认识世界并不难做到,其实我们正不知不觉地生活在这种兴趣的结晶中。“青春”这个词之所以拿来形容从童年到青年过渡的年龄阶段,就是因为古人早已认识到,自然界中的春天和现在的大家一样,充满活力与生机,处处都有着向上的希望。这一周,我们见到了春日的朝阳,也听到了第一声春雷,感觉到了和煦的春风,也体验到了乍暖还寒,这种悦动的生命力,恰恰就是青春的意义。

       当然,人们也意识到,青春的景象是短暂的,刚抽出的嫩芽很快就会造就绿树荫浓夏日长,倒春寒的日子也会变成黄梅时节家家雨,所以我们才说,珍惜青春。不过我想说,我们不必珍惜短暂的青春时期,因为我们无法阻止它的流逝;我们真正需要珍惜的,是在青春时分凸显出的生命力。它在春天昆虫的第一声鸣叫中被人们发现,也不知不觉地渗透在夏天的花朵、秋天的果实和冬天的松柏中。所以我鼓励大家,在阳春三月,在十四岁以及以后的日子里,感受到自己心中强大的生命力,培养起对自己和对外在世界的兴趣,更重要的是,保持不断反思的习惯,在和自己的一次次对话中更清晰地认识这个世界、认识你自己。谢谢大家!

青春启航  梦想起飞

曹琼之妈妈

很荣幸今天有这个机会参加女儿青春成长仪式。也很惭愧,我理解,可能是班主任对我一个变相的批评:你连女儿的家长会也不参加,你怎么做妈妈的?——是有些奇怪,步入传说中的中年之后,我忽然发现生活却似乎进入了一个需要青春能量来支撑的节奏,各种活蹦乱跳的信息、各种层出不穷的状况,仿佛昨天才看到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还在琢磨着慢悠悠地享受一个小生命的成长快乐,却一不留情搭着时光机站在这里,要和大家共同分享她、以及他们的青春启航、梦想起飞的时刻。这个时刻,作为父母,有什么样的感受?我问自己。想来想去,把脑海里浮现最多的三个画面、言语和大家作分享。

一、   感谢女儿的生命选择。每个生命都一个天使,我要感谢有个可爱的天使选择了做我们的女儿。这个小天使曾经让我们手足无措:从降临人间之日起整整一年,她每晚每过一小时就会象小猫一样在她的小床上抽泣,直到有一天,我投降了,算了,别管育儿书上的独立小床培养婴儿的独立意识的理论了,放我身边睡吧----从此,夜晚逐渐安静下来。作为一个出生时才5.4斤的小个女生,她一度让爸爸很焦虑:为什么别人家的小孩子一口气可以吃80毫升的时候,她只能吃50毫升呢?为什么别人家的小孩子可以吃100毫升的时候,她只能吃80毫升呢?体检的时候,爸爸看到别人家的小孩又是一种小焦虑:为什么别人家的小孩那么长长的、胖胖的呢?体检医生每次总归也要说一句:“这个小妹妹牢小样呀”,爸爸妈妈琢磨那张婴儿生长表,后来妈妈get到重点:“你看这表,都是婴儿奶粉喂养的,我们是母乳喂养的,能够每次踩到这张表正常健康值的最底线,已经很好啦,没问题,没问题”。是的,在这个信息越来越丰富、生活越来越可数据量化的现代社会,仔细琢磨每个细节,感谢我们家这个小天使,她总是这样不紧不慢,不急不躁地踩在标准线内,安慰我们:“嗨,别急别急,我在正常生长”。是的,我要感谢我的女儿,在这个很容易焦虑的时代,她选择了我们这对父母,并且按照她的节奏自然生长,让我们很轻松、很幸福、很充分地体会着一个小生命成长的快乐。

二、   感谢参与帮助生命成长。回顾一个生命15年的孕育和生长,有另外有一种感谢,是感谢所有参与她生长、帮助她生长的人。特别是老师。我还记得她托儿所的阿姨,一个月内就能叫出所有小朋友的名字,把每个入托的小朋友都象自家的小孩宝贝着;我还记得蓬莱幼儿园的刘老师,一个漂亮妈妈,把自己同龄的女儿交给外婆,把更多的精力倾注在班里的每个幼儿身上,观察幼儿的特点,反馈给我们家长;我还记得蓬莱路二小的汪老师,声音很甜美,不怒自威,女儿回来常说一个话题就是:“汪老师进了教室,同学们都老老实实没声音了”;现在在立达,我女儿已经看那本厚厚的《九型人格》了,嗯,嗯,嗯,我真是很好奇,你阅读《九型人格》的目的是什么呢?为了不被心理学班主任给看透?还是为了她建立更通畅的沟通基础?总之,妈妈已经觉得你够厉害了。你看,四年前一临近关灯就寝时间你就会嚷嚷:“我怕我怕我怕”,现在你一进房间就锁门,就像有一屋子宝藏和秘密的葛朗台,爸爸妈妈怎么也敲不开那扇门,只能安慰自己:这就是青春期;只能和你们的尤老师聊几句,听到她说“这是正常的”,也获得宁静----感谢立达,我觉得尤老师不仅是学生的心理辅导师,也像学生家长的心理辅导师。2016年的时候,一个多年未联系的数学老师忽然七拐八弯地找到了我的手机,她已经为女儿去美国陪读好多年,外孙女入学了,不知道为什么一下子想到了我,专门打个电话给我,告诉我美国小学生的一些教育特点,叫我要好好培养下一代;2017年的时候,初中同学建了同学群,初中班主任在群里总是循循善诱----当然,她最多的叮嘱是要我们注意身体健康;1994年高中毕业至今,我高中同学每年以班主任为核心聚会一次,一聚就是25年,她看着我们工作、成家、生儿育女,我们也很幸运地分享了她执教、退休、做婆婆、做奶奶的每一个成长轨迹的---是的,我想说,每份成长不分年龄,每个年龄段自有其特别需要成长和滋养的维度。借这个机会,我要感谢所有在座的每一位老师,感谢你们参与、帮助孩子们的逐渐成长,也感谢你们帮助我们作为家长身份的逐渐成长。

三、    感谢立达赋予的青春能量。今天是一个“告别童年 走进青春”的成长仪式,除了回顾过去,也更让人展望未来。我亲爱的孩子,我亲爱的同学朋友们,生命是一场漫长的长跑,今天我们共同在这里,马上每个人都要出发,有时候我们会同行,有时候我们会独自奔跑,每个人都会看到属于自己的视野和风景;我亲爱的女儿,我亲爱的同学朋友们,生命是一个无垠无边的宇宙,今天我们共同在这里,马上每个人都要起飞,作为一个妈妈,我想要说,请牢牢地记住“立达”两字的涵义:“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们、你们都幸运地生活在一个物质文明越来越丰富的时代,这是前人、历史,用他们一代代的青春奋斗给我们创造积累的幸福,那么我们如何为未来创造和积累新的、美好的价值?请记住学校告诉我们的“立、达”两字,在人生的每个阶段,我们要努力汲取知识养分,先让自己足够稳健通达,然后才有足够的实力帮助他人,为社会创造价值!人生难免风雨,难免苦痛,我亲爱的小孩,请记住,无论未来你欲立之地、欲达之所在哪里,今天学校赋予的“立达”精神,是你(们)的能量棒,将帮助你们的青春更美好,帮助你们的梦想飞得更高更辽阔!

祝你们拥有青春无敌!梦想成真!

读懂爱

初二(7)曹琼之 指导老师:万仪凤

以往,每个学期的春秋游都令我翘首以盼,这次的“十四岁青春营”活动当我得知妈妈也要在这个仪式上发言后,我忐忑不安。

说实话,我一想到我妈妈也要在仪式上发言,我就感到眼前发黑:天哪,她得爆出多少我的黑历史啊!因此,从得知这件事的那天起我就希望时间能过得慢一点,最好能直接跳开礼拜五,可惜,这一天终究还是来了。

从起床,出门,到发车,我都故意把注意力放在别处,可当仪式开始后,紧张和忐忑加倍涌来:我可没看过她的演讲稿,天知道她会说出什么来?终于,主持人说:“请曹琼之妈妈上台发言。”我闭了眼睛,刻意避开周围人的视线,以一种壮士断腕般的勇气准备聆听一下讲话。

话题从出生开始,一会儿,又进行到婴幼儿时期,说真的,我从来不知道我小时候那么麻烦,听着妈妈的描述,我感慨妈妈为我付出的耐心之大,倾注的关爱之深。由此,我不禁产生了一分钦佩、感激之情。发言并没有在小学时期停留很久,到了初中,靠近了现在的时间线,我的神经立刻绷紧了。她开始说一些我们之间的分歧,步入青春期后不可避免的一些争吵。妈妈的语速缓了下来,夹杂着话语中不时流露的叹息,让以往的一幕幕在我脑海中慢慢浮现。我从一个母亲的角度重新审视了每件事,每次冲突中的自己,仿佛也渐渐放下了当时的不解,愤怒,妥协以及无奈。现在回想,才知道父母当时也有很多委屈与无奈,我的心中更是百感交集。

演讲结束后,我的目光对上了正从台上走下的妈妈,心中突然多了许多话想要倾诉,想用来安放自己此时的感激、理解与愧疚……种种情感交织成一张密密的网,牢牢地缠绕在心上,鼻子被冲得发酸,眼睛也有了几分涩意。此刻,亲情压过了一切,我只想说:妈妈,我爱你。

至此,我理解了学校举办这次活动的意义,在十四岁这个特殊的年龄,我们常常重视自我而忽略了身边的人,我们不懂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总做出伤害至亲的傻事。但爱,就应该要勇敢地说出来,而最亲的人不应该伤害最深,理解可以消除隔阂,尊重可以让爱萌芽。我在这个踏入青春的时刻,幸运地带着这份感悟扬帆前行。

 

 

追梦人

初二(1)班 刘令仪 指导老师:程红梅

为了准备十四岁青春营活动,我与其他参与合唱的同学们加紧速度,在一周内排好了曲目。我们常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园的一角围成小圈,一块儿练习合唱。在这次活动中,我有幸成为了领唱,因此便更加期盼这个特别的日子的到来。

转眼间就到了我等待上台的时候了。正是春寒料峭的三月,我们虽然兴奋,但穿着单薄的我们还是在紧张与寒冷中瑟瑟发抖。不过,面对眼前的镜头,我们总是微笑着面对,还不时地做出“V”字形手势。

听着陈校长的感慨:“十四岁了,长大了……”我的心被深深触动了:是啊,我要成为一个成熟的人了,要学会承担责任、努力付出了。身边的同学个个全神贯注,全场安静得只剩陈校长的一字、一句……。校长动情地说着,我们站在候场区认真聆听着,思考着。

每个节目前后都会有热烈的掌声,虽然掌声并不属于我,但它传递给我许多温暖,我也渐渐热了起来。大家都不是任性玩耍、大声喧闹、无知、无礼的儿童了。从此刻起,我们就要踏入青春的行列!

又是一阵掌声,紧张又激动的我们有序地上了台。我深呼一口气,微笑,尽量放松下来。开始是我的领唱,跳跃的节奏、欢快的曲调就如同会场里流动的灯光。我在心中给自己不断打气,看着老师指挥的双手,展开歌喉:“这是学习做人的时光,生长吧,生长吧!”明亮的合唱声在抒情的曲调中渐渐响了起来,我后退一步到队伍中,融入这美妙的合声里。在合唱队全体成员的默契配合下,我们的演出顺利结束。

再度响起了掌声,长久而热烈……我如释重负,欣喜之余更多的是历练之后的成就感与收获!陈校长特地来祝贺我们,给我们鼓励与期待。大家微笑着,充满信心,决定要不断努力、继续前进。

来到座位,正值宣誓。右手举起,庄严宣誓。我们唱着队歌,人人专心,个个认真。我以为自己唱歌的声音足够响,却听到身边同学们的声音更加嘹亮,难不成腼腆的同学们被我们唱的歌曲感染了,真的“生长了”。

我笃信这一点,正是因为音乐能感染人,给人以力量,我才会坚定地走在这条道路上,而眼前每个人被我们合唱队的歌声赋予力量,点燃青春激情的同学们,他们又使我信心倍增,信念坚定。

我相信音乐的力量,我相信青春的梦想,我庆幸十四岁的我在这场排练与演出中,有了继续追梦的勇气,恍惚间看到了一个更美好的自己。

 

动情瞬间

初二(2)班  吴冰阳 指导老师:章倩

青春,是人的一生中最好的光阴,青春,让人从一个懵懂的少年成长、从而养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青春,也会是人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待成年之后,翻开回忆,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为了纪念青春,学校为我们举办了一场百人规模的“生日会”,我作为记录下整个精彩过程的摄影师,透过每一个镜头,看到了很多动人的画面……

镜头一:启迪未来

校长在发言中讲到,青年是人生中最关键的时期,人生的轨迹从这里就被定形。说到热切、精彩之处,校长走下台,手中配上动作,发自肺腑地、深情地给我们讲述青春的价值。我不由热血沸腾,树立了要奋发向上的决心。我用操控的摄像机,记录下校长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细微的动作,这些无不渗透着学校对我们的深切的关怀和殷殷的期望。

镜头二:开启家书

在我的镜头里,家书的拆封无疑是最具有感染力的场面。瞧,同学们打开家长事先写给自己的一封信,有的潸然泪下,有的双手颤抖,有的一点点将信折好放回……伴随着柔和的背景音乐,镜头下的一幕幕都如此感人,这是最弥足珍贵的画面,人世间的亲情,父母对儿女的期望,承载着十四岁的天真与憧憬、希望与梦想,都无一不在镜头下熠熠生辉。

镜头三:写下心愿

音乐结束,班主任纷纷发下心愿卡,让大家写下自己青春的愿望,同学们纷纷写下“希望能考进理想的高中”“在将来的学习中能取得进步”等学习上的期望,也有同学写下对父母发自心底的祝福……看着那努力将一笔一划写端正的字迹,看着那一个个诚心诚意的心愿,看着那一张张盒子里被折好的卡纸,不禁让我想起一句话:“人若没有了希望,又有什么活下去的意义呢?”梦想在我手中,这就是我的青春!

以梦为马,诗酒趁年华,美好的年纪,意味着我们肩上又多了一份责任。青春,从这里启航,梦想,从这里开始!

 

青春,你好!

初二(3)班 张轩石 指导老师:钟正德

回想儿时,和蔼的爷爷抱着我给我猜谜语:“什么动物早上四只脚,中午两只脚,晚上三只脚?”这可从来没听说过,我只得苦苦思索,这时,爷爷笑着告诉我了,这是人一生的变化。如今,我们正用这双脚向梦想奔去,缤纷而又澎湃的青春!

我们的学校对学生是无微不至的,给我们置办了一场回顾过往,瞻望未来的十四岁生日会,而我,也荣幸被选做主持人。当初还不甚自信,转念一想,这次生日会的主题是“青春营”,不做几件挥洒热血的事怎么能够配的上这“青春”二字呢?这何尝不是一件可以证明自己的事情!青春是不怕犯错的,青春是需要闯练的,因为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

担起这份重任的同时,也激发起我昂扬的斗志和强烈的表演欲,愿在舞台上一展青春风采!因此试读稿子时,除了服装外可谓面面俱到,挺胸,收腰,昂首,嘴角呈三十度上扬(显得亲切而正经),目视前方;又因时间紧张,每天起码要练五遍以上才能安然入眠。

一个星期的排练时间转瞬即逝,到了演出开始前的十分钟,我偷瞄台下整个年级的同学,内心还是不由得一震,一股畏缩的劲鬼使神差地出现,差点让腿一软,摔倒在地——怯场心理还是出现了。

“闯练啊!”、“怕什么!”、“你行的!”我暗自不断鼓励着自己。待走上台后,我反倒坦然而镇定自若了,也许是表演欲使然,主持也渐入佳境。

“……下面请老师分发父母写的信到同学手中。”随着女主持的话音落下,煽情的音乐随之响起,勾起同学对父母爱意的感动,感叹为人父母的辛愁。是父母,托着我们成长成才;是父母,领着我们跃进青春!读信的时间是漫长的,可我只了解大意,不敢逐字逐句一一琢磨,生怕哪一个字,那一句话勾起了我无限情思,红着眼眶上台。我打心眼里知道那份轻盈的信封中装着父母浓缩了十四个年头沉甸甸的爱。

许久,上了台后发现女生大半哭成泪人,男生则不愿让人看出一点痕迹,勉强笑着……瞧瞧!这满场浓厚的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崇敬之意,谁还能说14岁出于青春的我们很冷漠,不懂知恩图报?

整个生日会十分圆满,重新换上校服的时候,重担卸下,体验到主持的酣畅,在心里感谢推荐我的老师——钟老师,在会前,他帮我选择穿衣搭配,教我主持技巧,细心推敲讲词……可谓无微不至,在独立的我身上,更是宛如一位父亲,使我第一次体会到“师者父母心”的情真意切。

生日会落幕了,但我们的青春才刚刚起航!

青春是成长中最绚烂的诗篇,我们要珍惜青春年华,“莫使金樽空对月”!青春的我们洋溢着朝气,敢想、敢说、敢做是我们的信念。我们用勇敢、坚强、拼搏来迎接每一次闯练,每一份失败,每一种艰难,同时怀揣着一颗感恩的心坚定地一路前行!褪去青涩的我们定能在这广阔天空展翅翱翔!

你好,青春!我们将在你的陪伴开启人生华美的新诗篇!

 

父母信,儿女情

初二(4)班 钱霖筠 指导老师:程红梅

“青春是不耐久藏的东西。”莎士比亚曾这样评价道。在不久之前,我便正式地迈进了十四岁这一正值豆蔻的年纪。

这是一个雾蒙蒙的早晨,凉风轻轻抚过发梢。初二的我们犹如急候着春天来到的喜鹊,激动而紧张地等候着自己生命中一个重要的仪式的开始。

校长的发言、学长的寄语、父母的祝福,所有人的心情随着仪式的推进而越发激昂。当熟悉而温和的钢琴声缓缓响起,父母写给孩子的信惊喜地出现在大家眼前。接过沉甸甸的信,我小心翼翼地撕开密封的外壳,怀着一丝期待和紧张展开信纸,一排排公正清丽的字便映入眼帘。父母的祝福和期盼,化为一行行用心书写的文字,缓缓融化在我的心房。

赫然发现,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微小的细节,都被父母所捕捉到,在那文字中被完全放大了,舒展了。我在灯下奋力学习的背影,他们看在眼里;我逐渐懂事成熟,开始不断地关心家人,他们记在心里……这些我曾不以为意的小细节,却如同斑斓的鹅卵石,被父母寻出来,收藏起来。不觉间眼眶已有些湿润了。合上信纸,长出一口气舒缓一下心情,恍然间在感恩父母之余又多了一份责任感,明白了一个少年应承担的所有。

我突然有些感慨——从今天起便正式步入“青年”了,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渴望“再来一次”的时光啊!我捏捏拳头,暗自下定决心,定不被这一路上所有困难和险阻所击倒,热情的面对未来——那可是一个拥有无限希望和可能的东西呢。

回过神来,环顾四周,同学们想必也是感触颇深吧。一些双目紧盯信纸,仿佛全然不顾沿脸颊流下的泪水模糊了一行行的字迹;一些用袖管偷偷擦擦眼角,随即郑重地叠好信纸收藏起来,似乎那薄薄的信纸就是生命的全部;还有的脸上虽漾着笑容,在眯着的眼中还是见得到泪光闪烁……

时间慢慢地、悄无声息地流逝了,就像浅浅的脚印慢慢地消隐在风中一般。转眼间已近正午,阳光终于穿过云层饱满地洒在地面上。

在热烈无比的掌声和欢呼声中,仪式在退旗的乐声中落下了帷幕。所有人正怀着满心的信念,最重要的,肩负起父母的希冀,家庭的未来,一起走进十四岁的青春时光。

妈妈我爱你

初二(5)班 王厚瑜 指导老师:钟正德

朱老师从前面走过来,把话筒递给我,等主持人报完幕,便将我推上了台。抬起头来,向台下的师长同学做完自我介绍,我便把话筒交给了电话那头的母亲。静静地听着母亲说话。我的手心里早已冒出了汗,因为被要求说“妈妈我爱你”,我愈发的紧张起来,在心里暗暗盘算着要怎么才能好意思说出这句话。

直到于老师过来接我回班级时,我才意识到,其实那样一句“我爱你”并不难出口,对父母的那一份真心实感的爱其实就在嘴边。

平日生活中,离母亲太近,就像可以随时打趣的密友,与父亲太远,不敢将那份爱与依恋宣之于口,虽然嘴上总是挂着“爱你”,却总感觉不到这两个字的重量。这次走上台去,将这一份爱,说给妈妈听,说给大家听,也是说给自己听,让自己去听,父母在我心中,究竟占了多少地方,我对他们的那份爱,究竟有多深。而这一听,让我感受到,他们的地位,我对他们的爱,其实要比我想象的深许多。他们深深的爱着我,不计回报的哺育着我,而我也深深的爱着他们。

其实,爱这个词很大,很远,我们总觉得它只存在于偶尔的言语中;但其实爱也很近,近到就在每天的生活中。坐在位置上静静回想,在这过去的十四年中,父母的爱时刻围绕在我的身边。

上学每天需要早早起床。隔天晚上,我就会自己调好闹钟放在床边,可第二天早上起床时依旧是一场艰难的拉锯与抗争。在我与睡意斗争时,母亲早已起床,把我从被窝里拖起来后,便去厨房盛出早起做好的早饭,放在桌上晾着。等我做到餐桌边时,早餐正好是最适宜的温度。在学校认认真真上完一天的课后,背着重重的书包回家,打开门后看到的便是妈妈的笑颜在晚餐中升腾着的雾气里融化。放下书包,洗好手,我便能坐在餐桌旁,和母亲一边说话,一边享用热腾腾的晚餐。母亲永远是我的知心朋友。每天吃饭和睡前,我总会向母亲诉说着一整天的事儿,有快乐,也有烦恼。母亲从不感到厌烦,就坐在那里,听着我向她倒着一天的苦水,心甘情愿的当我每天的“垃圾桶”。

若说母亲对我的爱像一个朋友一般,那父亲的爱便是那样如山般高大。父亲很忙,近年还调到了其他城市去工作,每个月也不过回来那样两三次。每次父亲回家,都会啰嗦地询问我一整周的情况,即使在每天的电话中都早已和他说起过,他依旧试着用这样的方式来关怀我。他最关注的是我的成绩,因此我总是嫌他烦,却不知他悄悄的看着我的成绩,为我寻找进步的途径,规划未来最为合适的道路。他不会在生活中的小事上过多纠缠,没有母亲那样细致体贴的关心与贴心,却是悄悄的在背后为我付出,支持着我的步伐。

细细想来,无论是母亲如水般的母爱,亦或是父亲如山般的父爱,皆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这样的爱,哺育着我,照顾着我,陪伴着我,带领我从幼年走向青春,也将伴着我走向成熟;是这样的爱,使得我变成了如今的样子,能够积极的面对未来与人生。

我真心的感谢于老师将这样一个机会给到我,给我这样一个机会去倾听自己的内心,去注意自己成长中父母留下的痕迹,去说上这样一声“妈妈,我爱你”。

风雨交加路飘摇,暖语常伴吾辈心

初二(6)班 王浩宇 指导老师:万仪凤

永远也忘不了,十四岁生日的那一天。

记得那天天气很好,和煦的阳光照耀在我们洋溢着笑容的脸上,让原本明媚的笑容愈发灿烂。

首先是校长先生的演讲,他一袭正装,佩戴着红领巾,深邃沉稳的眼眸、严肃认真的表情、霎时扑面而来的庄重的气息。校长用他那坚毅的眼神告诉我们要学会勇敢,要敢于面对困境;用那铿锵有力的声音鼓舞我们迎接挑战,不轻易放弃。

自入学以来,我在立达已然渡过了两年半的时间,每一次校长的广播与发言,听着那坚定之中带有一丝柔和的声音,他总是在给予我力量。也正是他所给予我的力量,使我鼓足了勇气,得以一路披荆斩棘,攀登高峰。我很感动,也很感激,更拥有了一颗勇往直前的决心。

在雷鸣般的掌声中,校长缓步走下台去。而随之上场的是身着黑衣,脸上挂着熟悉温和的淡淡微笑的张老师。张老师用她一贯温柔的声音开口,向我们分享了自入学以来的点点滴滴,“从一开始同学们下课就出去串班,到后来连课间休息都忙着学习,你们的成长与进步老师们都看在眼里……在此,我祝愿各位同学能够继续努力,向着自己的理想继续前行。”张老师说完,依旧是熟悉的微笑。同学们有些情不自禁地留下了眼泪,似乎想用美丽的泪花将这美丽的瞬间永远地保留下来……

在我进入立达的两个半年头中,我遇到了许许多多的老师,有些陪伴我一路升上了初二,而张老师便是其中一位,从开始到现如今,您帮助了我太多太多,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却又想到自己与这些可敬可爱的老师终将会迎来分别之时,不免有些鼻酸。恍惚间我仿佛看见了众多老师在这场成长的“赛跑”终点线向我挥手,而我也下定了决心,决不能在最后的最后让老师们失望。

沉浸于思绪之中,我听见了一种熟悉的、深沉的声音,带着些许惊讶抬起头,我便在大屏幕上望见了父亲的身影。那些许憔悴的面容,不知身处何地的他一定是在工作的忙碌之中,抽出时间拍的视频吧。“我希望各位同学们能学业有成,但更为重要的是要能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聆听着他所献上的种种祝福,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父亲平时总是忙于工作,但只要时间空下来,无论如何疲惫,都会与我聊上一会,教导我一些人生哲学与道理,并非隐晦难懂,反到我觉得十分生动、便于理解。现在想想,父亲虽未曾手把手辅导我的学业,可他的谆谆教诲教会了我如何做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父母、老师,所有人的鼓励、期望与信任通过这张信纸传递入我内心的深处。我再次深吸一口气,如凤凰涅槃一般我重新站上了新的人生起跑线,望着观众席的父母、同伴以及老师,我闭上眼,一种从灵魂深处迸发的能量,一种绝不会败给困难与挫折的力量让我确信:

我睁开眼,感受到了四周所传来的炽热的目光。不知怎地,心中倏地蹦出了一句话,没有出处,却在这份光景之下显得十分应景:

风雨交加路飘摇,暖语常伴吾辈心。

 

 

 

写下那个心愿

初二(8)班 李心一 指导老师:钟正德

我们这次初二年级集体去月湖雕塑公园过了我们的十四岁生日。

依稀记得那天风很大,气温不高,阳光也没有很烈。

我们坐在礼堂里,看着台上的同学表演,老师发言。每个人心里都感慨万千:我们都长大了啊。

父母还给我们每个人写了信。虽然早就知道有这一封信,但信拿到手时,还是激动不已,打开信封,看着那熟悉又陌生的字体,温意从信纸上传递到指尖上,一点点蔓延上心头,最终化为泪水,从眼中涌出。周围的同学都哭了。一些平时大大咧咧的同学也把头低下去偷偷在抹泪。或许是平时用言语无法表达的东西都包含在信中,所以极为感动,令我们印象深刻。

过了会儿,老师让我们在纸条上写下自己的心愿和目标,到初三再看,这些心愿目标到底实现了没有。

我拿着那张轻轻的纸条愣了会儿:之前可没有听说有这一出啊!环视周围,有些同学立马提笔,洋洋洒洒写下一长串心愿;有些同学写写停停,涂涂改改,颇为踌躇地在思索自己真正的目标;也有些同学心里应是早就定了目标,坚定地落笔,把纸条郑重地叠好交给老师;但也有小部分同学和我一样,迷惘而不知所措。

我看着手中的小纸片,出了神,脑海中想的全都是妈妈的信。妈妈的信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没有什么对我特别的要求,虽普通,但是仍有句话在我心中留下了印记。

妈妈写到:“你一直是个善良努力的好孩子。所以,不要辜负了自己的努力!”

想着,仿佛灵光一闪,我好像明白了,我到底该写什么心愿,到底该以什么作为我今后不懈努力的目标。

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笔,很快就在那张小小的纸条上写下了我的心愿,又立马把那纸条折好在上面郑重其事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做完这一切之后,我拿起那张被我折得比原来小了不少的纸条,准备交给老师。

说来也奇怪,原来那张轻飘飘的纸片,竟稍稍有了那么点分量。

我扫了眼四周,还有同学在写他们的心愿,甚至有些把整张纸都写得满满的。相比之下,我只写了一句话,显得略有些单薄了。

不过我对我自己写的目标很满意。要说为什么,因为那是一句足以给我动力让我一直牢记,值得让我为之奋斗的句子。

我写的是:”用努力去让目标、心愿和梦想成为现实,永远不要辜负自己的努力。”

我起身,心满意足地把纸条交到了老师手中。

等到我们走出礼堂时,风小了不少。阳光从云层后透出来,洒在我们的身上。

未来可期

初二(8)班 汤开旸 指导老师:钟正德

322,我们初二年级前往位于松江区的雕塑公园参加“十四岁生日”活动。

同学们恭听几位老师语重心长的衷言,收益颇丰;观赏精彩的诗朗诵表演,兴致盎然;随后读罢父母的寄语,也都深有感触。

转瞬间,整场活动已过大半。

尾声中,伴随着一曲动听的合唱《生长吧》,大家纷纷在彩纸上书写下自己对未来的展望。

我所列下的第一点,是身心健康。在“十四岁生日”活动过程中,作为家长代表的姚奕爸爸也谈及“健康好比数字1,而旁的事物皆是0。有了1,之后的0越多便也越好;可若是没了这1,纵然后头再多的0也是无意义的。” 从小,父母跟我强调最多的并非成绩,而是健康。受此影响,我也希望自己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能一直保有强健的体魄和积极的心态,以接受更多接踵而来的挑战。

其次,便是针对学习的了。身为学生,第一要务无疑是学习,这一任务对于如今已是初二的我们而言尤为紧迫。查漏补缺夯实基础、提高效率稳步上升,能凭借自己的努力,不骄不躁地一步一个脚印踏入心仪学府的大门,是我对自己的一大期许。

最后,如今已是到了十四岁的年纪,我企盼自己的心智能够变得更为成熟。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学习方面上,能担当起责任;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多多顾及他人的感受;懂得珍惜光阴,合理规划时间;学会理性客观地看待事件,不自以为是以偏概全……

合上笔盖,橙色的彩纸被小心翼翼地折成纸鹤,在上面工工整整地写好了姓名,我将它放入班主任老师手中的玻璃罐里。一个、两个……精巧的罐子内逐渐被橙色的彩纸、热忱的希冀所填满。

我看见大家的脸上都盈着满怀憧憬的笑意,眼里盛着的光像极了夜空中细碎的星子,在礼堂彩色灯光的照耀下更显熠熠生辉……

“待明年中考结束后,同学们便可再把这罐中的纸取出来,看看是否都实现了。”老师如是说。

往昔的年岁既是已去,无需多回首;而十四岁往后的未来,必然可期。

 

 

 

 

 

 

 

 

 

 

 

 

青葱岁月,不负韶华

初二(8)班 王雨晴 指导老师:钟正德

湖面荡起圈圈微涟,染了春阳,潋滟着湖光点点;三月的柳,耐不住轻狂,淡忘了冬日的痛与萎靡,急不可耐地,将绿盈满了枝头。春风起,柳絮舞,细软的风,轻掠过彻亮的窗子……

落地窗里边,是懵懂的少年,是无畏的少年。

校方组织了“十四岁青春营”的活动,是迎春,更是迎青春。

十四岁,童年与青春的交接。

礼堂的舞台上,老师、家长殷切的寄望与祝福,却叫我听得迷惘了——青春究竟是什么?与童年又是有多大差别?我的成长,为何自己浑然不知?

老师说:“如今,你们进入了人生另一个重要的阶段,你们是朝气蓬勃的青年,去探索吧!”

家长说:“孩子们,你们已不再是孩童,已经成长为踌躇满志的青少年,去闯荡吧!”

原来,青春是用来闯荡、奋斗的。风雨磨难何妨?拨开前路荆棘,闯过去,便是冬日后的春,跌落后的坚定,万般艰险又何须在意?青春岁月不可负,此时不斗,更待何时!

无论童年,抑或是青春,总有两个人,默默地站在身后,目送着他们最爱的孩子渐行渐远的背影,笑着笑着,满脸的泪。我便不再惧怕青春的悄然而至。有父母的支持、老师的激励,尽管闯荡去吧,闯出自己的一片旖旎。

窗外的湖面平静了些,只那春风依然,捎走了我挚爱的童年,拂去了我心中懵懂的迷茫,迷茫的懵懂……

是时候迎接青春了。老师下发了心愿纸,把愿望写在纸上吧!毕业了看看,愿望成真了没?我拿起笔,轻轻埋下心中的愿望:

“无愧于爱我的人,无愧于我爱的人,无憾于自己,不负豆蔻韶华,便好。”

简单的字句,蕴含了太多热切的期盼与憧憬。字落在了橙红色的纸上,纸片投入了小小的心愿罐中——那玻璃罐子,盛满了少年的斗志,年少的意气,洋溢在瓶中。

喜欢那个心愿罐,它将每个人心中的美好圈起来了呀。对未来的期许与祝愿,都藏匿在这罐子中了,潋滟的湖面是心愿实现的见证。

青春,踏着春天的阑珊逶迤而来,豆蔻韶华岂可负?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无愧于爱我的人,无愧于我爱的人,无憾于自己,不负豆蔻韶华,便好。”

铿锵坚定的字句回荡于耳畔。出了礼堂,被迎面而至的风迷了双眼,柔风中掺了青葱的气息。闭目,冥思,有一些清爽、盎然的味道钻入了鼻腔——是青春来了呀。

奋斗去吧,闯荡去吧!乘风破浪,披荆斩棘——我们的青春,不可负。

 

 

尾声

“十四岁生日”教师寄语

同学们:

不知不觉,你们已经在立达这个大家庭学习、生活了近三年。作为一路陪伴大家成长的众多老师之一,今天,我有不少心里话想对你们说。

2016年那个夏天,我们第一次碰面。来参加暑期夏令营活动的你们个个兴高采烈,心中充满着对新学校的各种憧憬。怀着好奇、兴奋和些许忐忑,你们开始了初中生活。记得最初的两周,每节下课走廊里都像炸开了锅,大家纷纷去别的班级找自己的小学同学,立达的一切都是你们乐此不疲的谈资。到了第三周,一次“突如其来”的过关考让很多同学败下阵来。不少同学都表示,小学里的成绩虽然不能说门门出类拔萃,但也很少为自己的分数操过心,怎么上了中学一不留神会考出令全家人乍舌的低分来呢?

渐渐地,在老师们的指导下,你们开始懂得,好的学习习惯和坚持不懈的品质是取得进步的关键。你们开始学会静下心来学习了!利用早准备时间做课外辅导书的同学多了,课间和中午去老师办公室提问题的同学多了,周末在家查漏补缺的同学多了。你们经历了很多次的默写、过关和测验,其中有失败,也有欣喜。遇到考试周,白天的七节课已经让大家比较疲惫了,可是换考场时人人动作迅速,毫不拖沓。无论多辛苦,你们在答题时总是那么专注,那么认真。你们在考场里坚定的神情常常令老师们感动。

同学们,曾几何时,你们一定有过类似的埋怨吧。某某老师,真是闲,为了一道错题订正,竟然盯了我一整天!某某老师,简直是多管闲事的典范,连我放学后买个炸鸡腿吃都要被她批评!某某老师,心理承受能力太差了吧,我不就是这次又退到八档了嘛,她怎么比我还伤心!

作为一个在立达中学教书育人了十九年的老教师,我想说,你的人生各个阶段会遇到很多老师,但是可能没有一个会像你的初中班主任那样无微不至地关心你。你们与同学吵架了,她是民事调解员;你们遇到挫折打退堂鼓了,她是心理辅导员;你们要开主题班会了,她是幕后工作人员;你们东西忘带了,她是快递员;你们流鼻血了,她是卫生员;你们要开运动会了,她是教练员;你们偷偷打游戏,她是侦察员。你们的初中四年能在立达度过是幸运的,因为有一批批老师每天赶着你前进。开挂的人生靠的是拼搏,是付出,是努力。考的都会,蒙的全对终究是一句玩笑话,只有执着地朝着自己的目标走下去,才能看到远处的光明,才能不辜负这美好的青春年华。

同学们,去日不可追,来日犹可期,往后的日子我会为你们点点滴滴的成功而欢呼、振奋。为了拥有更好的明天,让我们努力地开拓今天吧!请记住,立达的老师,永远爱你们。

 

2019322

张煜

上海市民办立达中学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上海市黄浦区车站支路90号 联系电话:63083169,63662070

技术支持 上海时光基业软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