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互联网在快速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组成部分的同时,数字技术也正在作为学习手段提供越来越有力的支持。
将ipad应用于课堂教学,从去年开始就在我校试点,一石激起千层浪,这种将先进电子产品交到学生手中,与老师在即时交流中互动学习的方式,所带来的挑战和冲击都是非常强大的。它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丰富,使师生、生生交流更顺畅。但对老师也提出了包括技术和理念两个不同层面的更高要求。
学校特别请良玉公司相关培训人员给我们进行了系统培训,我这个中年教师也有幸参加了学习,并在学习中尝试着用ipad设计一些教学环节,以下简单介绍一下我在学习中自己所作的一份作业,蹒跚学步,请大家不要见笑。
这份作业的名称是《青铜之旅》,《青铜之旅》原本是我的微型课系列《走近身边的历史》之《上博漫步》中的一个教学片断。为了更好地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我将ipad的使用融入到教学中,对原课程进行了再改造。本课的内容大致可划分为四大层次:
1.激发兴趣与奠基知识环节
2.教师指导下的局部探索环节
3.课内自主性探索与发现环节
4.课外个性化学习环节
在第一环节中,我预想通过ipad交流的便利性设置一个师生问答的小调查:
/同学们都曾参观过上海博物馆吗?
/参观上海博物馆有哪些注意事项?
/用一句话说说你所知道的青铜馆?
由于通过同学手里的ipad可以直接将每个人的回答反馈在大屏幕上。在彼此交流中,关于参观上海博物馆青铜馆的一些必备常识也可以这样被自然地,潜移默化地接收。
最后由老师加以适当总结,并借以引入下一环节:青铜馆的每一件展品,都是我们可以借以研究和探索历史的最好素材,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近上博青铜馆,来一次更近距离的品味。
第二环节:教师指导下的局部探索。
通过对几件比较经典或另类的青铜器藏品的展示,引导同学分析与发现与之相关联的历史细节。
例如:在展示这件藏品“晋侯稣钟”时,我告诉同学这是上海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中的一件,那么它到底贵重在哪里呢?
我首先请同学自己讨论和根据屏幕上的信息合理推测。大多数同学都能得出“年代久远”的结论。
我再告诉他们,原因不仅如此,并请同学特别注意这套编钟上的铭文。这时,ipad就派上用场了,同学们可以用百度搜索图片“青铜器铭文”。将自己所搜索到的其它青铜铭文图片与这件藏品的铭文作对比。观察其中的不同。结果很多同学都能发现传统的青铜器铭文大都笔画端庄厚重。通俗地说就是线条很粗。但晋侯稣钟上的铭文却笔画清浅,很细。
在预备年级的历史课中老师其实已经和同学讲到过金文也就是青铜铭文的特点是端庄厚重。其原因是青铜的文字也是用范铸法做好模子熔铸而成的。为保证字迹的清晰大都将笔画做粗些。而晋侯稣钟上的铭文笔画痕迹如此之浅,显然不是用传统铸法熔铸而成,更像刻上去的。
那这和晋侯稣钟本身的贵重与否有什么关系呢?
极个别的同学会想到那个时代应该用什么材质的工具才能把字刻在青铜上?的确,夏商周时期被历史学家称之为中国的青铜时代,也就是说当时最锋利的金属就是青铜。铁器还没有出现,更不用说钢了。那么当时的山西人是用什么器具成功地在青铜上刻如此复杂的字呢?考古学家曾用不同硬度的青铜做过无数次这样的刻字实验,但都没有成功。因此,这批铭文到底是怎样做上去的也就变成了不解之谜。所以这件藏品也就显得特别稀有。
通过对这件藏品的分析,我企图让同学养成对比和深入思考的习惯,在对比中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希望同学们能时时立足在具体的历史时代中看问题,在大背景中去观察事物的个性或共性而不是空洞地夸夸其谈。
又比如这件展品:西周的妊簋。虽然它不算是上博青铜器展品中最贵的,但可算是最另类的之一。另类在哪里呢?我告诉同学这只簋有三个特别之处。请同学用ipad通过百度图片搜“青铜簋”,通过对妊簋本身的观察,通过与其它簋的对比,通过对之前基础课学过青铜器知识的回顾去把它的特点找出来。
有了ipad,同学们可以很快地把自己在网上搜到的图片,自己的见解发到老师这里,大家一起在交流去推理和发现。
经过比较他们的收获如下:
首先因为簋是盛饭盛菜的食器,所以大多数簋都是没有脚的,就像我们现在的碗一样。——任簋是一只特殊的有脚的簋。
其次中国古代青铜器脚的设计都是有讲究的,一般方形的青铜器会设计四只脚,圆形的青铜器设计三只脚。而这只妊簋却打破了这一规律,一只圆形青铜器,设计了四只脚。很特别。
但最特别之处还不是这里,而在于这只簋的两只耳朵。大家都能清楚地看到,这两只耳的形状是大象鼻子。问题是,当年中原地区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省附近。大象多盛产于热带森林,河南省为温带气候,远古社会交通不便,信息不通,河南附近的工匠怎会如此熟悉大象的形状呢?
大家就这个怪异的现象进行了讨论。百思不得其解。唯一一个比较合理的解释就是当年的河南也产大象,所以人们也能看到这种动物。于是同学们再次上网搜索,了解商周时期中原的气候状况。结果发现。原来4000年前的中国河南一带果然气候温热的多,且有野象出没。我同时提醒同学网上得来的知识并不一定正确,更要注意选择出处可靠的材料同时通过其它书籍材料多方对照。
通过这次观察和推理的过程,我希望再次向同学强化在历史学习中比较的重要性。并想告诉同学,现有的认识并不一定完全准确。学习历史应大胆质疑,小心求证。
第三个环节:课内自主性探索与发现。
布置一项课内小组活动,请同学们登陆上海博物馆官网,了解青铜馆馆藏,用绘图工具作一幅青铜馆导游图。
要求:游览次序安排科学合理,突出有代表性的或自己感兴趣的展品,图文并茂。
此项安排由小组合作完成,有的同学搜集图片,有的同学负责构思草图,有的同学则寻找相关文字介绍。合作顺利的话,可以用比较快的时间完成这幅导游图。通过这项课内活动,意在进一步历练同学分析材料、筛选材料和组织材料的能力,同时一件设计作品的完满形成,与小组成员的创造力和合作能力也是分不开的。
最后一个环节也就是课外个性化学习:布置课后作业,尝试作一次有关青铜器的小课题研究。
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往往习惯性地刻意去引导学生,希望他们得出与自己相同的结论,但这样可能最终教会的是孩子们习惯依靠教师指导而不是主动去寻求自己的理解。课外的个性化作业也许多少能弥补这一隐患。在做课题的过程中,孩子独立发现问题的能力,数字操作技能,解决问题的策略和信心都能得到促进和发展。
通过这次基于ipad教学课堂再设计的过程,我个人的收获很大,首先是感觉到了借助ipad进行数字化环境下的教学所具有的特有优势:
1.它可以将课堂延伸到教室之外,使学生获取更丰富的学习资源,更有利于多种学习资源的整合,知识的增长不再仅仅停留在表层,对知识的掌握将更加结构化。有利于学生进行更全面更深刻的“混合式学习”而非闭塞单一的学习。
2.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容易被激发。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ipad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工具在课堂中的应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效率的提高是有益的。
3.更有利于课堂上师生的交流,生生地合作,有利于及时反馈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状态,学情进展情况,有利于老师给与学生更适切的指导。由于ipad这一辅助工具的存在,课程将不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教学将不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这必将引起课堂教学全新的变革。
但个人认为在ipad运用于教学过程中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一节课是否有效关键看是否做到选择了正确的工具,并正确地使用了工具,并不是每一节使用ipad的课都会是好课。
其次,基于ipad环境下的教学应更加着眼于关注学生。Ipad使用的目的更多地是辅助我们开展创造性教学活动,教师必须注意孩子在课堂中的情绪变化及反应,眼中始终要有学生。
最后,应特别关注学生科学健康地使用ipad。比如关注学生使用ipad的坐姿,时间长度,屏幕亮度的设置等等。以确保学生身心健康。
以上只是我做为ipad初学者的一点感受,一家之言,敬请专业人士多多批评指正。
总而言之,在这半年来的ipad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感觉自己收获很大,困惑也不少,今后会更加努力,在学习中思考,在实践中求进步。(张颖 2014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