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四立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发布日期:2014-10-13 05:20:03   作者:   
       围绕“立达教育”提出的促进学生“立德”、“立智”、“立能”、“立身”的发展要求,学校立足课程教学领域,在原有“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的三维课程框架下,分别开发了“立德课程”、“立智课程”、“立能课程”和“立身课程”,形成了体现“立达教育”特色和内涵的“四立课程”体系。
      “四立课程”的开发构建与已有的“基础型-拓展型-探究型”三维课程框架下的课程紧密融合,遵循“夯实基础型课程-发展丰富拓展型课程-研究实践探究型课程”的课程开发思路,并渗透在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三维课程中。学校还通过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合理设计和安排,使每位学生都能获得丰富多元的“四立课程”学习机会,既确保了他们在四个领域的全面发展,也允许他们根据自身基础和兴趣需求,按需选择课程,开展个性化学习。
      1.    开发“立德”课程,促进学生品德发展
      立德树人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帮助学生“立德”是“立达教育”的首要目标,从道德认知、行为养成、情感体验三个层面,重点发展学生的诚善、关心、理解、责任等核心道德品质。学校将基础型课程中的《思想品德》和《社会》两门课程作为开展“立德”教育的主阵地,同时在语文、英语、数学、地理、历史等其他学科中通过镶嵌式教学渗透道德教育活动,把“立德”教育与特定学科的教学有机融合起来,使“立德”贯穿在学生多学科领域的课程学习中,增强了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此外,学校还重点依托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进行了“立德”课程的开发。在拓展型课程中,通过主题教育、班团队活动等形式,重点建设了《诚信立己》、《素质立人》、《推己及人》等具有学校特色的“立德”课程。
 
      其中,《诚信立己》是在预备年级和初一年级试行“诚信记录册”制度,引导学生每学期自定进步目标,从校内文明素养、家庭传统美徳、社会公共道德等方面对除陋习、提升素养作出承诺。操作中实施“目标承诺、过程自控、评价自省”,强调以自觉自律为宗旨,在自愿的前提下请老师、家长、同学给予提醒,做到“自己承诺、自我检查,老师指导、家长关心,同伴督促,阶段小结”,促进了学生诚善、关心、理解、个体责任等品质的发展。
    《素质立人》重在发挥少代会、团代会等学生团队组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作用,引导学生在学习身边榜样、体验道德力量的过程中形成追求进步的目标和信心。由少先队大队部发起开展“我心目中的好学生”的讨论,活跃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动性,归纳来自学生自己的共识,通过少代会、团代会审议形成学生自定的《立达学生基本素养》。按照学生共同制定的行为规范,以“雏鹰值周”制度实行自我管理,对存在的问题给予提醒、沟通、反馈。围绕践行《立达学生基本素养》,团队组织自下而上、全员参与、自荐和推荐相结合的“班级之星”、“年级榜样”、“学校标兵”评选,树立多数学生认同的身边榜样。
      在探究型课程中,学校通过构建“学校-家庭-区域”网络,以已有的“一班一居委”社会实践活动为平台,开发了《推己及人》探究型课程,学生进入社区,走进社会,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中学会“立德”,形成关心社会的责任意识,培养社会公德,锻炼交往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在社会实践中与他人和社会交流沟通,并让学生通过“服务教育”的模式,在与他人和社会的真实互动中反观自身,理解他人,推己及人,立德立己。
      2.    开发“立智”课程,促进学生学识发展
“立智课程”主要围绕学科教学展开。基础型课程是培养学生“立智”的主要载体。学校充分发挥“课程育智”的重要功能,帮助学生积累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掌握学科领域的核心观念和原理原则,形成并持续丰富拓展知识结构,了解学科的价值体系和方法,学会学科基本技能,从而不断积累学问,发展学识,孕育智慧。
在拓展型课程中,学生围绕基础型课程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深入了解,拓宽视野,接触各学科领域的前沿知识,进行拓展学习。例如,语文学科开设《美妙的汉字》《人文教育拓展》 《文学欣赏》;数学学科开设《双语数学》、《思维训练》;英语学科开设《兴趣英语》和《Wiseman英语网上阅读》;理化学科开设《趣味实验物理》、《生活中的化学》;地理学科开设《天下博览》;历史学科则有《双语历史》。
      在探究型课程中,语文学科开设《跟老师过招》课程;数学学科开设《初中数学问题》;物理学科开设《奇异的声音》、《奇妙的浮力》;化学学科开设《在问题中学习化学》;地理学科开设《我们生活的家园》;历史学科开设《走进身边的历史》;生物学科开设《瑰丽的生命》;此外还有重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学会学习》课程等。在这类课程中,教师采用基于问题的学习等探究式教学模式,充分鼓励学生勇敢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就问题的解决提出自己的假设,并探究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立能”课程重在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及问题解决能力、交流能力、合作能力这四种被称之为“4C”的能力以及信息技术能力,以使学生具备作为21世纪学习者所需的基本技能。
学校在校本微型课程领域,以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为重点,开发实施“立能”课程。在拓展型课程中,除了已有的《机器人制作》外,新开设《时事热点追踪》,激发学生关注国内外热点问题和社会生活现象,例如跟踪国际政治热点,思考《马航失事背后的阴谋——美俄大国博弈》;跟踪经济热点,追问《福喜公司食品事件说明了什么》;跟踪教育热点,讨论《为什么人们对国际学校趋之若鹜》;跟踪社会热点,探讨《微信的谣言你信了吗》。
      在探究型课程中,学校新引入和开发了《DI创新思维》,用以培养学生的“4C”技能,并发展他们的信息技术应用和探究创新能力  。此外学校还利用以iPAD为移动终端的新型信息化学习环境——正在筹建的“创新实验室”,鼓励教师开发出了更多的“立能”课程。
教师在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中开发“立能课程”的同时,也在基础型课程中有意识地结合学科教学,发展学生的“4C”技能和信息技术能力,使“立能”课程的实施也贯穿于“基础型—拓展型—探究型”的三维课程框架之中。
      4.    开发“立身”课程,促进学生素养发展
学校教育不仅应该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技能,还应该帮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发展一些能使自己更好地生存和生活的核心素养。学校从基础型课程中的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入手,开发出一系列有利于发展每个学生必备的、基础的健康素养和艺术素养的“立身”课程。
      在拓展型课程中,学校通过开设游泳、足球、跳高、田径、乒乓球以及《体育常识》、《体育比赛观赏》、《阳光体育运动》、《心理健康讲座》、《青春期教育》等课程,发展学生的健康素养;开设《交通安全》、《救护常识》、《紧急疏散》、《禁毒知识》、《民防知识》、《法制教育》等课程发展学生的安全素养;开设《环保知识》发展学生的环境素养;通过舞蹈、合唱和《音乐分享》等课程发展学生的艺术素养;通过《金融常识》发展学生的金融经济素养。
      在探究型课程中,学校开发了《低碳生活》、《我做理财小达人》等课程来帮助学生通过探究形成环保意识和理财意识,并通过《走近科学家》等职业体验课程对学生进行职业启蒙教育,培养他们对未来职业的感知和思考。
课程实施中,学校进一步整合课程资源,实施专题教育,加强对专题教育教学、评价的指导和管理。每一位学生在教师指导和主动开展探究活动中完成课程学习,丰富学习经历,促进素养发展和快乐成长。(立达中学  201410)

相关信息


上海市民办立达中学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上海市黄浦区车站支路90号 联系电话:63083169,63662070

技术支持 上海时光基业软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