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变与不变之间
发布日期:2012-10-20 01:00:00   作者:   

——立达“走进经典,提升人文素养”活动

殷会荻

——照片由黄萍娟老师提供

  学校的“走近经典”活动,这次安排在朱家角。
  
朱家角有座环境幽雅的园林,名唤“课植园”,上一次来的时候看到园里有大幅“实景昆曲《牡丹亭》”的海报,心里便很好奇,在我印象中,戏都是在四四方方的舞台上演的,只有在电影里才会看到演员们在貌似真实的亭台楼阁之间唱念做打,现实中还从来没见过,盘算着什么时候能一睹为快就好了,没想到如今梦想成真了。
  
十月份的朱家角与高楼林立步履匆匆的上海迥然不同,天高云淡,桂子飘香,石头巷子里虽然也是人流如织,熙熙攘攘,但是逛街的和开店的却都表情悠悠然相看两不厌,夜幕降临的时候,坐在河岸人家的小庭院里,看小船顺着河流翩然而去,胡琴和清脆的小曲声一路飘过,船上外国人的笑脸与红灯笼在水波里闪闪烁烁,流丽之极。
  
走进课植园,却又是另一番景致,仅一墙之隔,那所有世俗的繁华热闹便被滤净,夜色中风声飒飒,竹叶萧萧,假山池沼,树影婆娑,亭台桥榭,箫管悠扬——这里真是一个中国古典故事最适合的发生地。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杜丽娘小姐的这一声悠悠之叹隔着渺远的时空飘了过来,这个四百多年前的青春少女,平时被严父慈母管束,不是“长向花阴课女工”,就是“茶余饭后破功夫,玉镜台前插架书”,第一次走进自家的大花园,看到平时难以一见的大好春色,却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壁颓垣”,不由得伤春及己,心生感伤,梦中遇一秀才,可喜他“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实搭儿闲寻遍”,一见钟情引为知己,梦醒之后,一番相思无法排遣,郁郁而终,然而天随人愿,终究让这对梦中情侣得以在梦外团圆。
  
汤显祖的原作篇幅宏大,国事家事情事穿插,犹如一个长廊,全本演完需要三天,而今实景版《牡丹亭》只将其中的《游园》、《惊梦》、《幽媾》、《轮回》几折抽取出来,组合成一个纯粹的爱情故事,浓缩在了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因梦而死,又因情而生,情之所至,生可以死死可以生,四百年的青春之梦,在历史的风风雨雨数度惊醒春闺梦里人之后,到今天,依然焕发着生命的光彩,不由得令人感慨不已。
  
于是便想到昆曲这一门艺术的坎坷命运,从一种地方小调,到钦定的宫廷大戏、流行于士大夫家庭的高雅艺术,再到备受文字狱、“政治挂帅”打击而濒临灭绝的活化石,昆曲数百年来的发展用“几度生死”来形容也毫不为过,很多的艺术形式在与时俱进的过程中要么面目全非,要么销声匿迹,唯有昆曲却一直坚持着自己作为高雅艺术的传统,流丽悠远地搬演着才子佳人帝王将相的悲欢离合,这种坚持不变差点给她带来灭顶之灾。而从白先勇的青春版,到张军的实景园林版,我看到艺术家们的苦心,为了挽救这种宝贵的艺术形式,他们在寻求着不变中的“变”,于是,便有了白先勇式的舞台国画布景、张军式的实景园林,其实,在中国传统的美学观念中,留白是一种很高的境界,不论是金戈铁马的沙场,还是曲径通幽的园林,都可以通过演员的曼妙的舞姿,动人的神情表现出来。白先勇就曾说过,好的昆曲演员可以通过一把折扇舞出满园的姹紫嫣红,好的观众同样可以在欣赏的过程中想象到空白之后的繁华,可是适应了快餐文化的现代人已无这种想象力和耐心,比如我,因为性子太急,又经常没有时间慢慢品味,于是觉得欣赏那千种柔情万般妩媚的昆曲不如跟着火辣辣的音乐剧《佐罗》大呼小叫来得痛快淋漓,这种改良的昆曲,便是适应这一点应运而生的吧。
  
之前,我也有些担心谭盾和张军会把《牡丹亭》搬演成张艺谋式的“印象《牡丹亭》”,全靠灯光和背景音乐营造气氛,迎合现代观众浮躁的视听,演员反倒成了尴尬的配角,其实那是技术,不是艺术。但是,在观看了实景版的《牡丹亭》之后,我的心终于放下来了,张军和谭盾打造的昆曲依然是昆曲,而不是“印象昆曲”,虽然他们也用灯光、声音甚至现代舞美的时尚元素,但因为用得恰到好处,演员的唱念做依然牢牢地占据着主要地位,在这么开阔的舞台上,演员无须提高音量更无须借助任何扩音设备,那宛转柔美的演唱却能清清楚楚地送到每一位观众的耳朵里,那细腻的表演尤其出神入化,同一个杜丽娘小姐,在《游园》与《轮回》中是端妍的大家闺秀,在《惊梦》中是妩媚羞涩的深情少女,在《幽媾》中又是大胆泼辣的寻爱女子,山水之间,杜丽娘小姐的眼波流转举手投足以及彷佛有一种魔力,让我感受到曼妙优雅与强烈的性情碰撞结合之后产生的奇特魅力。这种滋润心田的感受,实在是非一切感官刺激所能比拟。
  
总有一种东西值得坚持,而在坚持中适度的变化也会为艺术注入新生的活力,因为这种变与不变,我们这些步履匆匆的现代人才有幸与先祖们隔着时空双手相握,心心相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白先勇张军谭盾们真的非常了不起。
  
一个半小时一晃而过,意犹未尽,走出课植园的大门,只觉夜风拂面,心神清凉,不由得驻足回首,似乎那来自几百年前的曼妙歌声在仍夜空中袅袅回响。

2012年10月13——14日

相关信息


上海市民办立达中学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上海市黄浦区车站支路90号 联系电话:63083169,63662070

技术支持 上海时光基业软件有限公司